【文章分享】從阿中部長談溝通技巧
原文: 看時中,學溝通:快速降低衝突的HARD溝通法 陳時中部長擔任疫情中心指揮官頗受好評,除了醫學方面的專業能力外,溝通技巧和同理心等等軟實力可能也無形間為他加了很多分。正因他身上有重責,每次的發言會影響的人數和層面很廣,這時如何應對媒體就顯得很重要。而針對各式記者的提問,少見他失言或和媒體槓上,這次分享的文章就從中舉例說明,介紹阿中部長遇到衝突時所應用的溝通技巧,或許可以讓大家遇到類似情境時有一些啟發。 這篇文章用來說明的情境,是4月21日的記者會上,記者說指揮中心無法全程掌控敦睦艦隊的事,政府間溝通沒做好,外界質疑指揮中心層級不夠高。與其說是提問,不如說是質疑,這時候部長沒有直接正面回應,而是採取類似醫病溝通的HARD溝通法。 H:High emotions, High stakes, Hurried, Harried, Hassled,也就是各種高張力情境 在這個例子裡,就是記者的尖銳質疑。這時,人通常會產生一些不舒服的生理反應,如胸悶、心跳加速等等,要能辨識這些警訊,才不會遭到「杏仁核綁架」,無法理性思考。 A:Acknowledge,承認情緒和對話困難 部長的答法是先說「講起來好像大家都不希望我當這個指揮官,聽起來讓人覺得有點……傷心啦。」揭露自己的情緒。 R:Rule,明定規則和底線 這邊部長跳過了這一步 D:De-escalate,找出方法逆轉衝突 部長說「其實各部會都溝通得很好 , 當然每個單位之間都有自己的文化,需要有磨合,這些東西都不是一個命令就可以改變的。我可以很有自信的說,目前各部會的溝通都很好。如果沒有,我們今天沒辦法走到這裡。」藉此讓大眾能了解困境和目前政府所做的努力。而若是一般人在其他狀況下,可以試著重新審視雙方觀點,達到妥協方案。 原文最後則提到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同理心,透過同理對方處境,使用這種溝通技巧可以降低潛在的衝突機會。我想不管應用在什麼領域,只要需要人際互動,這樣的溝通技巧都是受用的吧。